第(2/3)页 “先前是朕思虑不周,以致于出现了岔子。” “现如今各地官学和书院,都在传授新学讲解新学,过去了这么多年了,科考内容却一直以四书五经为主,确实有些不太妥当。” 群臣一听到这话,顿时惊为天人。 什么情况? 皇帝陛下这是主动认错了? 蹇义和夏元吉对视了一眼,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喜意。 真是不容易啊! 他们二人冒着被皇帝陛下严惩的风险,去求陈济老爷子出手,总算是把皇帝陛下给劝回来了。 “朕的要求只有一个,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,四书五经不能作为科考主要内容!” 朱高煦沉声开口道,直接道出了他的目的。 四书五经,先贤圣言,确实是华夏文化的根基,也值得天下学子苦读铭记。 但科举大考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,是专门为朝廷筛选贤才干吏的,而不是要一群群的书呆子! “以往会试殿试筛选出来的新科进士,诸位爱卿心中想必也清楚,大多都是些不通实务的书呆子。” “说得好听点,叫做储备官员,说得难听一点,那就是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,优秀的那些一甲二甲进士,直接让他们进翰林院或是进七部学习观政个两三年,然后才真正开始做官,但那些二甲吊车尾的和三甲同进士,直接就将他们下放到一县做一县主官,这是对天下百姓极大的不负责任!”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,沉声道:“这些官员一张嘴就是引经据典,没有任何治理政务的经验,也没有任何实务知识储备,当面临到那些州府郡县一个个问题时,顿时就变得哑口无言,连最基本的解决办法都拿不出来!” “再加上地方士绅豪强坐大,这些新科县令要么选择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,要么就是被士绅豪强给架空了手中权力,甚至还要受辱于伧徒胥吏之手,这难道不是国朝最大的悲哀吗?” 说起来,这件事情,朱高煦也有原因。 当年他监国理政的时候,就深感这些新科进士全都是些书呆子,所以一口气将他们全都踹出了京师,外放到地方县衙为官。 结果事实证明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! 除了那么几个优秀杰出的英才外,如于谦、陈循、陈鼎等人,其余新科进士可谓是丢尽了朝廷的脸面! 不是被衙门胥吏耍得团团转,就是被士绅豪强架空了大权,沦为一个吉祥物,甚至还有的人直接与地方士绅同流合污,一起搜刮着民脂民膏。 总而言之,朱高煦那一次的尝试,效果很是不好,甚至可以说是极差! 这之后朝廷又恢复了以前的制度,一甲进士入翰林院,二甲进士入七部百司观政,吊车尾的三甲同进士外放地方为官。 群臣听到这话,全都低下了头。 皇帝陛下方才说的这些,他们哪里又不懂? 第(2/3)页